本文摘要
qzss.top
法国作曲家戈塞克发现了中国锣的特殊音响效果,最先将大锣引入了西方交响乐。曾使用过一面清朝时制造的中国大锣,这也是第一件进入西方交响乐团的中国乐器。大锣作为西方交响乐团的正式编制成员稳定了下来。或许会发现交响乐团中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的打击乐器,那我们为什么说只有锣是交响乐团里唯一的中国乐器?土耳其式的钹在西方交响乐团中广泛盛行,锣、钹等乐器在西方乐团的出现和使用。
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代军事首领们常用铜锣来指挥军队作战;发展到后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民间乐器。
常用的有大锣和小锣。大锣的发音宽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绕梁,常被用来渲染气氛,增强节奏;小锣分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在中国的京剧、评剧、花鼓戏等地方戏曲中,常被用作伴奏乐器。
西方交响乐团中所引入的,是中国的大锣。
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塞克发现了中国锣的特殊音响效果,最先将大锣引入了西方交响乐。
1548年成立的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曾使用过一面清朝时制造的中国大锣,这也是第一件进入西方交响乐团的中国乐器。这面大锣一直被用到破损,直到中国重新赠予一面新锣后,才光荣退役。
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检验后,大锣作为西方交响乐团的正式编制成员稳定了下来。从此之后,中国锣经常作为外交礼物,被赠予国外乐团。
除了锣,如果大家留心的话,或许会发现交响乐团中还有一种我们很熟悉的打击乐器,长这样☟
诶?这不是我们秧歌队的铜钹吗,怎么也出现在西方交响乐团里了?
没错,钹也是交响乐团的乐器之一。那我们为什么说只有锣是交响乐团里唯一的中国乐器?而不提钹呢?
因为严格来说,钹并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而是在南北朝时期由西域(伊朗、土耳其)一带传入我国的;西域文明在影响着中国的同时,也向西扩散影响到了欧洲,土耳其式的钹在西方交响乐团中广泛盛行,同时也出现在各大作曲家的乐谱中。
我们常常说:音乐无国界。锣、钹等乐器在西方乐团的出现和使用,可以说是文化交流、乐器交融的典范。
当然,文化交融的有趣之处不仅如此。如果大家深入了解,会发现很多表面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乐器,因为早前的文化交融,背后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乐器笙与西方的手风琴,一东一西,不管是外形还是气质,看起来都有着天壤之别。
但严格来说,笙其实是手风琴的“鼻祖”——手风琴的诞生是基于笙的发声原理。
18世纪中后期,法国传教士钱德明曾长期在中国居住,他精通满文、汉字,并且曾潜心研究中国音乐,翻译中国音乐著作传播到欧洲。1777年,钱德明也将中国的传统乐器笙带回了法国。
笙的音色丰富,高音清澈而透亮,中音柔和而丰满,低音浑厚又低沉,旋律性强,又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之前在视频中讲过的音乐家吴彤,就很擅长吹笙。
传到西方后,欧洲人对这件神秘的东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世纪80年代,丹麦的管风琴制造家科斯尼克最先仿照笙的自由簧片原理,制造出了管风琴的簧片拉手,改进了管风琴的音色。笙也被当时的欧洲称赞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
1821年,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布施曼根据笙的发声原理发明了口琴,第二年又发明了手风琴。
手风琴和笙一样,属于气鸣乐器中的簧振气鸣乐器:从乐器的构造来说,他们都是依靠气流运动,震动音簧而发音的。只是笙是通过嘴巴吹来产生气流,而手风琴则是通过拉动风箱制造气流。
有趣的是,笙的西传催生了手风琴的诞生,而手风琴后来又传到中国,助推了西方音乐在东方的传播。这两种至今依然备受青睐的乐器,是东西互通最美妙的见证。
琵琶与吉他,在如今的人们看来,一个是东方传统乐器,一个是来自西方的现代乐器,身份差距甚大,似乎毫无牵连。
但仔细对比的话,又发现两者长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由一个共鸣箱和一个长柄组成。
这其中难道藏着什么秘密?
没错,据说琵琶和吉他之间,还真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同属于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乐器“家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个“祖先”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中亚,如今已经失传,我们只能在古老的绘画中,依稀瞥见它的“面容“(红衣男子怀抱的乐器)。
这位“祖先”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慢慢发展为中国的曲颈琵琶。当时的琵琶都是由乐手横着抱起,用拨片进行弹奏。经过一代代改良后,逐渐从原本的横弹变成了竖弹。
除了向东传播,这个“祖先”也逐渐向西发展,在阿拉伯地区与当地乐器融合,形成了一种新乐器——乌德琴,并很快流传到西亚和北非。
在如今的阿拉伯音乐中,乌德琴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乌德琴又在中世纪晚期传到欧洲,发展为风靡一时的鲁特琴。鲁特琴是一种横抱弹奏的杏仁状乐器。
鲁特琴在欧洲传播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变体。吉他就是这个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
所以,尽管听起来有点绕,但琵琶和吉他还真是同宗乐器,只是在之后漫长的发展中,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气质。
箜篌与竖琴
除了琵琶和吉他,大概有不少人注意到,还有两样乐器“长得”非常像,那就是在东方国度盛行的箜篌和西方的竖琴。
没错,箜篌和竖琴,严格来说也是同宗乐器。
中国古代的箜篌,大概可以分两种,卧箜篌和竖箜篌。其中卧箜篌是一种与中国古琴同宗的本土乐器,在发展中逐渐失传;而竖箜篌,则是从外传入的。
竖箜篌和竖琴,都是起源于波斯地区的一种弦鸣乐器。
这种弦鸣乐器向西传入爱琴海,被称为“竖琴”,并逐渐影响到整个欧洲;向东传入中亚和印度,汉朝时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为了与当时中国本土的“卧箜篌”区分,被称为“竖箜篌”。
竖箜篌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音乐生活,除了宫廷雅乐外,民间也广泛流传。不管是从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还是明代仇英所做的《汉宫春晓图》,我们都能看到竖箜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而此时的竖琴在欧洲更是经过了数轮的更新换代,由于音太少,不断地加弦。又为了加弦不使琴的框架变形,原本空起来的边用木条封了起来,最终演变为三角形的框架型竖琴。
箜篌和竖琴,尽管出自同一个“祖先”,但因为在各自环境中独自发展太久,具体形制和演奏方式已经千差万别。
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古箜篌已经全部失传。今天我们看到的箜篌,是根据典籍中的记载复制出来的新型箜篌,甚至也借鉴了竖琴的部分形制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箜篌和竖琴会看起来如此相似。
————
好啦,今天的乐器起底就先到这里了。
通过这些例子,相信大家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融是多么神奇和美妙。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不断吸收与交流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
未来,这样的融合与发展必然还会存在,愿我们都能敞开胸怀,拥抱不同文化带来的丰富多彩和无限可能。
本文来自专栏:周雨思带你听懂音乐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天际风声》24簧笙,大提琴与打击乐
曲:贾国平“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尝试将海子的诗歌《九月》中的语言意象与音乐表现、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进行紧密结合。笙声部作为...
《算盘响》笙独奏
曲:肖江 雷建功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山村喜庆,家家小康。乐曲描写了家和兴旺,国富民强的情景。...
学术讲座李光陆教授受邀举办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养”项目笙大师课附:授课视频
2022年5月27日,由浙江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养大师课正在进行,浙江音乐学院邀请了众多专业名家名师为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学员们进行授课。李光陆教授大...
《如同你我》笙独奏
曲:老锣老锣特别喜欢“笙”,他说:“笙的功能太丰富,它是中国民乐中唯一能吹出和弦,并且节奏爆发力非常强的乐器”。而作为西方乐器的手风琴,它的"祖先"其实就是中国的民族乐器“笙”,它...
汉字中的“和”与笙的关系,和就是笙
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读,在甲骨文中,我们会把笙这个乐器记作和。 那时候的文字还是以象形为主,我们从这个字的形态就能看出,左边就像是一个人正吹奏着一把长长短短的竹管,右边是禾苗的禾,左边是形,右边是声,...
笙 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乐器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和”的记载(古时大笙称“竽”,小笙称“和")。由此可见,笙的历史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笙由于历史悠久,古代许多著作中都有记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