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已非常流行,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早期的笙为竹制。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
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
殷代(公元前1401年--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
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
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清代宫廷朝会中和韶乐、朝会丹陛大乐、卤簿乐、巡幸乐、祭祀乐、耕楷(音集)乐、采桑乐、宴飨乐、凯旋乐均用之。有十七簧笙(大笙)与十三簧笙(小笙)两种,两种笙笙苗数相同,惟簧数不同。
木黑漆描金云龙纹斗笙 路雪 摄
上图中这件清代的木黑漆描金云龙纹斗笙由竹管笙苗、木质笙斗、吹管三部分组成。笙管最长为44.5厘米,最短为14.1厘米。笙苗共17根,中间两根最长,其它依次递减,以象风翼,笙斗与吹管以象风身。
笙苗以竹箍(音姑)相束,围成一圈插于笙斗之中,笙苗下端笙斗之内有薄铜页所做簧片,点以蜡珠。笙管上根据音律要求开出音孔。笙斗和吹管表面髹黑漆,髹彩云金龙纹,吹管外可垂五彩流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作者:路雪
责编:李扬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四川音乐学院(民乐即兴小组合)
没有乐谱,说好段落就开干~民乐小即兴-《在那遥远的地方》笙:徐勇 二胡:侯少哲古筝:文豫 阮:曾茜...
《跑马山印象》笙独奏
曲:刘瑜乐曲将《康定情歌》作为素材,巧妙运用笙的多声演奏特点,描绘了四川甘孜州跑马山蓝天白云盖四野,牛羊满地牧歌欢的情景,也描绘出天地人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康定跑马山的赞...
“笙”声不息,传承制笙技艺-张连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他是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笙师傅,更是一个笙工匠。鲁、豫、苏、皖、冀、津、沪几十个省级文工团和剧团用的笙,大多出自他的手。可他没有学历证书,也没有车床和工具。成全他取得硕果的是...
越声:80后的张梦践行着“笙”的梦
笙是中国民族管乐器中唯一一件可以固定音高演奏的复调乐器,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然而,这样一件乐器,知道的人却不多,尤其在较为时尚化、潮流化的民族器乐组合中笙乐器的使用率更少,原因何...
《驹追骏》笙群奏
曲:张梦此曲为笙演奏大师翁镇发教授与十位少年而作的安可曲。交响乐团伴奏。此曲取材于蒙古音乐,无限的音乐之路象征着辽阔的草原,骏马带领着小马驹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着。该曲意气风发,雄壮有力,现场演奏效果突...
芦笙,苗家人的精气神
《诗经》: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