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后来吹奏者觉得笙斗体大、质脆,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解放后试制成功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笙管、笙簧三部分组成,通过笙管使笙簧振动而发音,笙利用两种振动的巧妙配合而发出优美的乐音,笙是一种和声乐器。除装有簧片的笙苗能发出固定的音以外,笙的音色甜美、柔润、音量较小。故笙大多常用来为唢呐、笛子伴奏,笙的音色与箫、笛、管比起来,但它却是一个很好的伴奏乐器和合奏乐器。
笙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中国民族管乐器。它的历史悠久,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诗人还为笙写下了许多著名诗作。
古代的笙,用葫芦作笙斗,后来吹奏者觉得笙斗体大、质脆,吹奏费气,于唐代以后改为木制,经过世代的流传,最后铜斗又取代了木斗。在东汉的古籍里,记载笙的形制。《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宋书·乐志》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时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种;后来又流行一种17簧义管笙,这种笙在17簧以外另备两支“义管”供转调时替换用。后来19簧笙也失传了。北宋景德三年(1006),宫廷乐工单仲辛制作19簧笙,此后19簧笙在宫廷和民间又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明、清以来,流行的笙多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调,也能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
现在笙的品种繁多,外形式样有大的、小的,圆形的、方形的,长嘴的、短嘴的等。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 簧。解放后试制成功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笙的簧数也由13 、14 个增加到21 簧、24 簧、26 簧、27 簧、32 簧、36 簧和51 簧,从而克服了音域不广、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灵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笙管、笙簧三部分组成。笙斗有方形、圆形两种,上插笙管,并通吹口。笙管多为竹制。吹奏者将气流吹入笙斗,通过笙管使笙簧振动而发音。
笙利用两种振动的巧妙配合而发出优美的乐音:一种是有一定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动;一种是有一定长度和一定直径的管中空气的振动,这在科学上叫做“配合系”的振动。笙是一种和声乐器,除装有簧片的笙苗能发出固定的音以外,按传统习惯,音阶中的每个音,都是由一套固定的和声配合而成的,能同时发出双音、3个音、4个音,有的笙最多到9个音,当然也可以吹出单音。
笙的音色甜美、柔润、音量较小,变化幅度不大,而色泽明亮。笙能吹单音,也能吹和音(二至四音),最常见的是平行八度、四、五度、有时也能吹奏三度或和弦。故笙大多常用来为唢呐、笛子伴奏。或在乐队中作"溶合剂",调和各族乐器的音色,饰润、软化某些独奏乐器的个性。
笙是吹管乐器,但又是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因此具有簧、管混合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优美、丰满,柔和,易与其他乐器的音响融合。笙的音色与箫、笛、管比起来,缺乏个性,音质也较为浮泛,穿透力较差,深度和力度不够,但它却是一个很好的伴奏乐器和合奏乐器。笙的簧、管双重音色及自身的和声配置,使笙的音响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在管弦乐队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剂”,它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也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的作用。在齐奏中能丰富乐队的音响效果,使之统一、和谐而丰满。笙在江南丝竹、常州丝弦、福建南音、山西八套和西安鼓乐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配奏乐器。还用于河北梆子、昆曲、越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伴奏。笙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有时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在中西混合乐队里,笙也能收到良好效果。由于笙的突出的和声效果和调和功能,音色柔和、沉静,较少具有中国乐器的神韵。相反,它与西洋乐器倒更为接近。实际上,西洋的管风琴等簧片乐器正是在中国笙的启发下发明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它更符合西方音乐的精神和风格。
它的音色和演奏出来的声音特别富有悦耳的感染力,这是它的簧片通过空气穿流后、引起的共振而产生的柔美之声。这个乐器的特点还有演奏控制技巧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效果,强弱时对比特别明显,同时发音可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可以说它的音响魅力可与高贵、美丽等词相并,能使人联想到古代宫庭。
笙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从古人的很多著名诗句中可以查到对笙的美好形容,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其意是:一对对身穿白衣的童女,双双吹笙,乐意好像紫色的鸾鸟相对和鸣一样。再如:“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其意是:十五个仙人喜爱吹笙作乐,学着昆仑山上的五彩凤凰的鸣叫声吹奏。
笙,最古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民族管乐器当中唯一的和声乐器,它在民族乐队当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各异,特点都比较明显,各种音色很难融合在一起。笙以“溶合剂”效果作为簧片发音的和声乐器加入以后就能将各种乐器的音色融合,使之浑然一体。民族乐队中如果没有笙的参与就不会奏出民族乐器交响的效果,故也不能称其为完整的民族乐队。
笙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它维系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深浸着丰富笙文化特色的华夏艺术,并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吴彤介绍笙的历史 - 吴彤秒懂本尊答(吴彤的百度百科)
笙的历史目前来讲,有据可查的,你可以在博物馆看到的是2000多年的实物,但是从文字可考的部分呢,现在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但是如果要从传说的角度来说的话,那他应该就更久远。传说女娲造笙簧,所以就已经到了...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笙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乐器曾对西洋乐器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吗?哪些西洋乐器?这个我先不说,因为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我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笙。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称它为现今簧片乐器的始祖也不为过...
芦笙吹响致富路
拉祜族芦笙制作传承人李扎思在试吹制作好的芦笙(9月9日摄)。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被称为芦笙吹响的地方,这里传承着传统的拉祜族制作芦笙的工...
芦笙师的命运
外公遗照芦笙师的命运文/熊伟外公曾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芦笙师、风水师。如今,他用过的芦笙,有的转送了别人,有的损坏遗落,只剩下一把被挂上土墙,布满了蛛丝;他的罗盘、镇印,他手抄的《万年历书》《子平真诠》,...
《广陵止息》-笙与打击乐
曲:钟之岳《广陵散》是现存非常古老的一首乐曲,描述聂政为父报仇而刺杀韩王的故事。据《古今乐录》引张永《录》云:“又有但曲七曲:《广陵散》....并琴、筝、笙、筑之曲”但如今只保存了古琴曲谱。作者试图通...
《小河淌水》笙独奏
改编:陈大伟 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属于南方音乐。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