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qzss.top
分丝的均匀程度是一项重要的印泥出品标准。
向色浆中添加足量艾绒,是印泥制作过程的最后环节。能否分丝均匀,将直接影响到泥胎是否美观、细腻、光洁。也只有当艾绒完成分丝,才能够为色浆上章均匀提供保障。因此,分丝的均匀程度是一项重要的出品标准。
出镜:李耘萍
助讲:田旭峰
艾绒首先要经过拆分,拉直打弯的部分,避免其进入色浆以后相互勾连打结。待色浆拌软,再逐根添加艾绒(称为“喂绒”)。
喂绒期间,搅拌棒不断带动色浆翻滚,促使艾绒分布均匀。艾绒与色浆初步混合后,得到质感粗糙的泥团,形状近似圆球。此时,对泥团反复进行压、揉、提、拉、翻等一系列动作,利用色浆粘性和摩擦力,对艾绒的纤维结构进一步拆解,从而实现分丝。
在分丝过程中,要时刻留意艾绒与色浆的结合程度,不断翻找、检查,对未完全展开的艾绒进行伸长、拉直。针对泥团表面的疙瘩,可利用石钵沿口位置,结合揉、压的动作,将之慢慢打开。
最终,艾绒完全吸附色浆、能够朝着相同方向延伸,且泥胎表面泛有丝绸般的光泽,再无疙瘩或结块,就意味着分丝环节结束、印泥制作工序全部完成。
END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相关文章
【书法资料】东汉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
苍山画像石题记隶书,十五行,行二十七字至三字不等。画像题记二石,内容连贯。第一石计十行,第二石计五行,字迹稍大于第一石。一九七三年出土于山东...
《力部 吴刚伐桂》-水墨汉字动画
《力部 吴刚伐桂》-水墨汉字动画...
《用刀刻字的故事》-如果汉字会说话
甲骨文,即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朝(约公元前1250年)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最集中的文字。19世纪末,晚清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肯定其...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次而赏质,再而寄情,三步逐行,渐入佳境。第一境...
书法之美,如同生活之美,自然之美,源自内心,周峰博士书法工作室2018印迹
2018年6月20日,市教育局在大溪镇潘郎小学成立了周峰博士温岭书法工作室,聘请周峰博士为全市中小学书法教师授课,以师徒结对的形式,通过每学年实地实践、指导培训,培养、造就工作室成员,使其成为理论知识...
“活力日照·精彩省运”——日照市第二届体育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幕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4日讯 7月24日,活力日照·精彩省运日照市第二届体育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日照市美术馆开幕,展览一直持续到8月26日。 本次展览由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