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书法 > 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2年前 (2022-08-24) 热度:722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作为书法界的大师人物启功可以说是权威,如果一幅书画,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而启功说...


作为书法界的大师级人物,启功可以说是权威,如果一幅书画,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而启功说它很好,那么它就很好,这就是他的权威,而他的这种权威并不是靠自己的霸道所获得的,而是别人的信服。

启功的这本《启功给你讲书法》的切入点,是在于消除人们在学习书法艺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迷信和误区,而这也是启功先生讲解书法艺术的一根主线。现列举如下一些内容:

1、针对当前有些书法家写的字旁人看不懂,不认识,启功先生认为:文字总要和语言相结合,总要让人看的懂你写的是什么。写完之后人都不认识,那么再高也只能是一种天书

2、书法是艺术,也是技术。讲起艺术两个字来,又很玄妙……但我觉得书法的技术,还是很重要的。尽管理论家认为技术是艺术里头的低层次,是入门的东西。不过我觉得由低到高,上多少层楼,你也得从第一层迈起。

3、启功:我不反对家长让孩子写字,但家长要明白,目的是干什么?

4、针对当前书法创作中的一些新思潮,革新派,启功先生认为一切事情你不革新它也革新。书法这东西,我们看起来,自古至今变化了多种形式,所以书法的革新是毫不待言的,你不革它也新。有意的(革新)总不如无意的(革新),有意的里头总有使人觉得有意造作的地方

5、屋漏痕只是一种比喻,而不能当作技法

6、写字,字形结构应该尊重习惯

7、不能因为王羲之爸爸王献之是儿子,也就错误认为,学王献之不如学王羲之。

8、和帖没有谁低谁高的不同。

9、文房四宝,没有一个绝对的好坏标准,只要你使得习惯,写起来特别有精神的那一种,就是最好。

10、学书应该有次序,由浅如深。但学书,先欧再褚、颜、柳,这样的顺序是没必要的。谁在先,谁在后,谁出于谁,你要先学谁然后你才能再学谁,这种理论是胡说八道。

11、赵松雪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窃谓其不然。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12、写字不同于练杂技,并非非幼工不可者,甚且相反。

13、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

本文标题:启功讲书法:先要让人看懂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3465.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齐老师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瘦金体》-中国书法传奇

《瘦金体》-中国书法传奇

宋徽宗赵佶,北宋的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的艺术细胞比治国的才能还要旺盛。他要是不坐龙椅,肯定是“北宋才艺大赛”的冠军。他不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还特别热爱书法和绘画。他创立了翰林书画院,相...

看赵孟頫写《归去来辞》,太轻松了

看赵孟頫写《归去来辞》,太轻松了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有一些家长朋友,总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在练字的时候,写得挺工整挺漂亮的,可到了日常作业本书写,就完全变样了?这究竟是为什么?问书法老师,老师总是说:积累不够,还需要多坚持练习,才能把日常作业书写好。...

《兰亭集序》-中国书法大会

《兰亭集序》-中国书法大会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诸友人在兰亭雅集,创作出《兰亭集序》,后世唐太宗称其“尽善尽美”对其“心摹手追”,由此奠定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此后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家都以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正...

《猪的故事-猪,真的又懒又笨吗?》-神奇的汉字故事

《猪的故事-猪,真的又懒又笨吗?》-神奇的汉字故事

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是,人们对猪的印象通常是肥胖、懒惰、脏乱、愚笨等负面形容词。那么,猪真的很笨吗?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猪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敏感、有情感的动物,甚...

这11岁男孩临摹《兰亭序》,专家却称:没艺术感毫无价值,网友怒了

这11岁男孩临摹《兰亭序》,专家却称:没艺术感毫无价值,网友怒了

有一位11岁的男孩喜爱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临摹,其字形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可以说写得是非常像,无论字形、点画,如果不说年龄的话,一定会被大家说成是一个成年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