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笙 > 尽显苗族之美!剑河县举行首届“九股苗”七月七文化系列活动

尽显苗族之美!剑河县举行首届“九股苗”七月七文化系列活动

3年前 (2022-08-19) 热度:1336 ℃
选择读文语音:

本文摘要

qzss.top

为了弘扬和传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九股历史文化。8月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为了弘扬和传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九股苗历史文化。8月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太拥镇九连村举行了首届九股苗七月七文化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

九连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同时也是九股苗分迁遗址所在地。相传,苗族先民在贵州东南部的九个后代繁衍了九支遗裔,随着世代更迭,九支遗裔在贵州分布开来,而这九支遗裔及其后代便被称为九股苗,九股苗对研究贵州苗族起源有着重要作用

风景秀丽的中国传统村落——九连村(万文杰 摄)

当天上午,盛夏山间,笙声作响。来自当地20个不同村寨苗族芦笙队在喝过拦门酒后,纷纷踩着步、迎着夏日朝阳走入九连村。

九连村村民们开展拦门酒 迎接邻村贵客(万文杰 摄)

虽然当天气温炎热,但村民们依旧身着苗族盛装女性头戴白银凤冠、颈挂雪白银饰;男性则身着蓝染苗服、腰缠苗绣绑带。随着各村队伍到齐,活动也在村干部的一声开始中正式开幕。

身着盛装的苗族女性

在九连村寨老的带领下,20个芦笙队排着浩荡的长队,走进该村九股苗分迁遗址举行祭祖祈福仪式。伴随着跃动的芦笙乐曲,村民们在遗址前祈福、拍照、踩芦笙,活动的欢快氛围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寨老带领村民们走进遗址(万文杰 摄)

天下午,精彩绝伦的芦笙表演在该村芦笙场举行,来自20个不同村寨的芦笙队身着各具特色的苗族盛装走上广场,在众人的注目下,迈步舞蹈。原生态表演及美丽的盛装引来游客的争相拍照。

芦笙表演现场

此外,当天该村还举行了篮球比赛、长桌宴、苗歌演唱等活动。一系列民俗活动的开展,旨在丰富村民娱乐文化生活,同时也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传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剑河县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九连村村民对唱苗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刘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本文标题:尽显苗族之美!剑河县举行首届“九股苗”七月七文化系列活动
本文链接:https://qzss.top/p_241.html
作者授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由 【千竹书笙】徐勇 原创编译并授权 千竹书笙官方网站 刊载发布。
版权声明:该项许可协议允许重新传播,他人可以下载并与他人共享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发布的作品,但是该他人必须在所使用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并与该作品在千竹书笙官方网站平台网站上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同时,该他人不能对作品做出任何形式的修改,也不能进行商业性使用。

微信扫码可打开本站小程序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南柳》笙文曲

《江南柳》笙文曲

曲:冯海云 “江南柳,烟穗拂人轻。愁黛空长描不似,舞腰虽瘦学难成。天意与风慵。...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时代变化,“笙音”也该变化

赵宏亮用祖辈传下来的传统技法制笙文 | 卢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中描写宴请宾客的场景传颂至今,已有两千余年,而笙这一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笙不仅仅是中国古...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乐器——笙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乐器——笙

“笙”是苗族、侗族、水族、瑶族、仡佬族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通道县,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侗族人。侗族人以芦笙为乐,无笙不成礼仪,在侗寨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中,都要吹奏芦笙,在幽幽山谷间,当芦笙响起,便知这是侗...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 笙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 笙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乐器曾对西洋乐器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吗?哪些西洋乐器?这个我先不说,因为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我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笙。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称它为现今簧片乐器的始祖也不为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